?一直覺得秋天是陜西一年中最舒服的季節,盛夏的暑氣漸漸褪去,大地換上了清涼外衣。
淋過雨的空氣、帶著些許溫柔婉轉,很容易挑動心弦,最美的并不是下雨天,而是與你一起躲過雨的屋檐。
秋雨、秋風,秋燈,秋窗曲折轉角間,一夜生涼,雨水在青石板路上,綻開了一地花。
這雨,喚得滿城清涼、喚得山河變了模樣,也喚出了一個雨中不一樣的陜西。
諸葛古鎮
清秋關于這個季節的詩句,也仿佛總是浸潤著一片水氣氤氳,朦朧而纏綿。
細雨淅瀝,白墻黛瓦,小橋流水,青煙裊裊。在諸葛古鎮,雨中的三國,逐漸展現在眼前。天青色等煙雨,而我在等你。
地址:漢中市勉縣 自駕:西安—西漢高速(成都方向)—十天高速(出勉縣北收費站)—108國道
青木川古鎮
雨中的青木川古鎮,云霧在山間彌漫游蕩,似朦朧的紗簾淡去遠處黛山的翠色,房屋村舍在煙雨中時隱時現。
漫步于青石板路,任憑兩側屋檐的水,似珍珠般而下。濺起的雨水,偶爾會打濕褲管,卻渾然不知。映著古樸的燈籠,尋找葉廣芩女士筆下那個”一代梟雄“的足跡。
地址:漢中市寧強縣
駱家壩古鎮
漢中西鄉駱家壩古鎮在薄霧的渲染下,恰如一幅淡彩的宣紙畫。濕潤的空氣處處清新,讓迷人的景致愈加明朗。
依河而建的街道,鄰水而筑的民居,用木石磚瓦鐫刻下一抹抹動人的生活細節。雨后,薄霧似紗,恍惚間以為身處在江南。
地址:漢中市西鄉縣
留壩
初秋的留壩,褪去了夏日的焦躁,多了幾分秋日的靜美。雨打在車窗上,被氣流拉成道道的絲線。云裹挾薄霧向山腳蔓延,似有生命意識般前仆后繼。
留壩書房坐落在留壩老街角落,在這里,書房更好的將書和屋舍結合。
順著樓梯走到第三層,直接映入眼簾的是遠處云霧繚繞的山景。坐在走廊的椅子上看著云霧凝聚、飄散,看著身下老街的紅燈籠,旅途中的疲倦在此消散。
地址:漢中市留壩縣城關鎮老街34號
華陽古鎮
早在秦漢時期這里就已形成集鎮,至今已有兩千余載,青磚黛瓦、撐起一把傘,閑庭信步,一路詩意朦朧,仿佛時光倒流。
自駕:西安→西漢高速(龍亭或洋縣出口)→洋華公路→華陽景區
南鄭西溝村
西溝村河邊種植的水稻大部分已經收割,幾個當地老鄉背著山貨去趕集,野生獼猴桃、鮮竹筍、山核桃……放滿一竹籠。
立在高山之上,雨中的小村安居在黛山之中,云蒸霞蔚。房子擠擠挨挨,高低錯落,朝向不一。
距離鎮子約一公里的地方,有一處百花谷生態園,成片的粉黛亂子草開的正旺,一片田園風光。
地址:漢中南鄭喜神壩西溝
棣花古鎮
著名作家賈平凹的《秦腔》中棣花鎮的風土人情和山水景色令人向往,而到了這里,就如同走進了書中的那個世界。
這里既有先秦文化的溫柔婉轉,又有大宋漢民的含蓄內斂,更有金人游牧民族的粗獷豪邁。
漫步青石板路,清風拍去一身疲倦,逛累了,還可以入住老街的棣花驛客棧,古香古色的桌椅、小擺件、暖色的吊燈散發橘黃色柔光。
地址:西安繞城、滬陜高速至商於古道棣花文化旅游景區。
韓城清水村
韓城清水村俗稱鏵薛,形成于元朝末年,地形依山傍水,因清泉四季長流,夏甘冬暖,故以“清水”得名。
這里有古民居最原始的樣子,面對今天高速發展中的城市,這一方連片的院落顯得格外寧靜。
隨意推開一扇古老木門,精巧的門額題字、宅院里外的照壁、精美的石雕、木雕…訴說著老宅的風風雨雨,承載著歷史的記憶。
趁著下雨,拂去村里的揚塵,微微涼的秋風里,歷史最是深刻。
地址:陜西省韓城市清水村,各導航輸入均可。
牛背梁森林公園
牛背梁是秦嶺山脈的一部分,這里距離西安僅1個小時車程,卻可以感受遠離城市的淳樸。
綿綿秋雨就打濕了她多彩的扉頁,也拉開了牛背梁秋天的大幕。
沒有恣肆,沒有淋漓,沒有滂沱,只有瀟瀟、柔柔、輕輕的飄灑,像一幅綿延的畫卷。
乘坐景區纜車看窗外,煙云在莽莽蒼蒼的森林之中隨風飄移,時而上升,時而下墜,時而回旋,時而舒展。
待天晴,尋一座山頭,然后靜靜地等待太陽跳出地平線,金色的光輝灑向整片大山,鋪滿奔騰的云海。
地址:柞水縣營盤鎮朱家灣村牛背梁國家森林公園,各導航輸入均可。
華清宮
雨天,繁華與人群褪去,清秋里,正是夢回長安時。
驪山下,華清宮,細雨輕撫精致屋檐。曾有君王在此“千金買一笑,烽火戲諸侯”,亦曾有“一騎紅塵妃子笑,無人是知荔枝來”,長恨歌埋下癡心一片。
若是晴天,總覺少幾分意境,近些日子去,剛好。
地址:臨潼區華清路38號
高家大院
青磚灰瓦,玉階丹楹,回民街熱鬧喧嘩,但幽靜的高家大院,只剩秋雨在房檐上寫詩的聲音。
磚雕講究,木門斑駁,榜眼及第的牌匾和楹聯,鎖住時間。逢到皮影戲開演,在火紅的燈籠下,再體驗一刻熱鬧的世間,誰還會說雨愁呢?
地址:鼓樓北-北院門
廣仁寺
雨中的廣仁寺更顯得寧靜和肅穆,紅墻映碧草、禪意更綿長。
地址:西安市玉祥門內順城巷向北400米即到
來源:陜西省旅發委